前不久,2024北京國際摩托車展覽會(hui) 召開了新聞發布會(hui) ,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家摩托車俱樂(le) 部的主理人、代表參與(yu) 了發布會(hui) 。與(yu) 許多汽車類的展覽開幕不同,在摩托車的展會(hui) 中更多的是俱樂(le) 部的代表與(yu) 直接消費者參與(yu) 其中。讓行業(ye) 組織、廠商能夠在現場真正地聆聽到消費者的聲音,了解他們(men) 的意願。 當我們(men) 在現場看到來自各地的摩托車俱樂(le) 部主理人互相問候,現場交流技術,溝通要參加的各種賽事時,明顯感受到了這些“兩(liang) 輪”(摩托車)俱樂(le) 部的活力。那麽(me) 他們(men) 的活力來自哪裏?對我們(men) 的汽車俱樂(le) 部運營者們(men) 將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啟示? 對此,知行車穀(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事業(ye) 部負責人王加助認為(wei) ,先從(cong) 摩托車和汽車的兩(liang) 種交通工具的角度上說,其實在摩托車俱樂(le) 部眼中,摩托車的玩具屬性更大,當然汽車中的越野車、房車等也可以算作是“玩具”。我們(men) 對待玩具也就存在了很多的玩法,比如改裝,比如你還可以擁有更多的玩具,可以通過玩具結識更多的“同好”。這個(ge) 玩具的屬性決(jue) 定了摩托車俱樂(le) 部的屬性,也同時決(jue) 定了摩托車俱樂(le) 部的粘合度要遠強於(yu) 汽車俱樂(le) 部。 了解了玩具屬性之後,王加助進一步介紹,做俱樂(le) 部另一個(ge) 比較重要的因素是運營者。這裏不少民間車友會(hui) 和摩托車俱樂(le) 部的運營者可能都會(hui) 走過一小段相同的路徑,那就是從(cong) 愛好者變成經營者,一個(ge) 摩托車愛好者,深度癡迷這個(ge) 運動之後,會(hui) 願意做個(ge) 改裝店,但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後,他們(men) 想在這其中掙到錢會(hui) 變得困難起來,也因此,不少人又從(cong) 經營者回歸到了愛好者本身,壓力變小了,反倒能夠更好地運營自己的摩托車俱樂(le) 部。其實這裏還有個(ge) 很關(guan) 鍵的因素,那就是絕大多數摩托車的愛好者都有著對機械和摩托車本身的癡迷,因此他們(men) 會(hui) 自己查看國際趨勢、了解改裝以及整車的價(jia) 格,這就造成了行業(ye) 裏麵的價(jia) 格極度透明,那麽(me) 商業(ye) 上的空間也就被急劇壓縮了。 摩托車作為(wei) “玩具”在摩友間交流,太過明顯的商業(ye) 屬性會(hui) 衝(chong) 淡俱樂(le) 部的凝聚力,也會(hui) 造成會(hui) 員對俱樂(le) 部本身的對抗與(yu) 排斥。 王加助補充,當新能源汽車更大比例地進入到百姓生活後,我們(men) 看到的是汽車更新換代加快,如果有一天汽車成為(wei) 快消品了,那麽(me) 汽車文化存在的土壤也就會(hui) 變得更加貧瘠。 很大程度上,汽車俱樂(le) 部與(yu) 汽車文化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guan) 係,而汽車文化的根本則需要以汽車——這件產(chan) 品為(wei) 出發點的。如果從(cong) 摩托車俱樂(le) 部的視角看,汽車如果還隻是代步工具,而沒有從(cong) 其產(chan) 品屬性上增生出文化內(nei) 涵,沒有消費人群對汽車本體(ti) 的熱愛,那麽(me) 以汽車為(wei) 核心物的汽車俱樂(le) 部根基就是不存在的。我們(men) 可以看到,在國產(chan) 乘用車品牌中長城汽車有著其穩定的消費人群,對坦克品牌熱衷的消費者不少都會(hui) 跟隨品牌升級迭代置換自己的車輛。那麽(me) 新能源汽車呢?各個(ge) 品牌、車型有什麽(me) 是值得玩味、擁有、收藏的產(chan) 品? 當汽車廠商隻是把給消費人群的福利當做塑造俱樂(le) 部的抓手時,他們(men) 網羅之下的客戶都隻能是在巨大的漏眼中“占了便宜就走”的人群。沒有客戶積累,其實也就沒有了品牌的未來。當我們(men) 的主機廠還在用價(jia) 格內(nei) 卷,生產(chan) 出幾乎同質的產(chan) 品,隻願意汽車的電子屏幕上下功夫的時候,其實產(chan) 品與(yu) 企業(ye) 的未來並不可期。 從(cong) “兩(liang) 輪”摩托車俱樂(le) 部的運作模式中更多的“四輪”汽車俱樂(le) 部可以學到些什麽(me) ?更重要的是生產(chan) 汽車的主機廠們(men) ,如果你們(men) 希望有用戶長期綁定在你們(men) 的品牌之下,又應該去生產(chan) 什麽(me) ?營銷上做點什麽(me) ?這話題值得用心、長期關(guan) 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