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條:國家實行團體(ti) 標準、企業(ye)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企業(ye) 應當公開其執行的強製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團體(ti) 標準或者企業(ye) 標準的編號和名稱;企業(ye) 執行自行製定的企業(ye) 標準的,還應當公開產(chan) 品、服務的功能指標和產(chan) 品的性能指標。國家鼓勵團體(ti) 標準、企業(ye) 標準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向社會(hui) 公開。
企業(ye) 應當按照標準組織生產(chan) 經營活動,其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企業(ye) 公開標準的技術要求。
【釋義(yi) 】本條是關(guan) 於(yu) 團體(ti) 標準和企業(ye)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的規定。
一、企業(ye)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
企業(ye)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調整的對象是企業(ye)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和提供的服務所執行的標準,這類標準規定了企業(ye)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和提供的服務所應達到的各類技術指標和要求,是企業(ye) 對其產(chan) 品和服務質量的硬承諾,應當公開並接受市場監督。因此,企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標準公開是企業(ye) 的法定義(yi) 務。
(一)自我聲明公開的目的。建立企業(ye)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是營造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環境的重要舉(ju) 措。一是有利於(yu) 放開搞活企業(ye) ,保障企業(ye) 主體(ti) 地位,落實企業(ye) 主體(ti) 責任。二是有利於(yu) 消除消費者(用戶)與(yu) 企業(ye) 之間對產(chan) 品質量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維護消費者(用戶)知情權,引導消費者(用戶)理性消費。三是有利於(yu) 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和事中事後監管。四是有利於(yu) 社會(hui) 監督,能夠充分調動消費者(用戶)、行業(ye) 組織、技術機構等的積極性,促進形成全社會(hui) 質量共治機製,提升企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標準水平,實現“優(you) 標優(you) 質優(you) 價(jia) ”,推動市場秩序健康穩定發展。
(二)自我聲明公開的內(nei) 容。企業(ye)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和提供的服務,如果執行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ti) 標準的,企業(ye) 應公開相應的標準名稱和標準編號;如果企業(ye)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和提供的服務所執行的標準是本企業(ye) 製定的企業(ye) 標準,企業(ye) 除了公開相應的標準名稱和標準編號,還應當公開企業(ye) 產(chan) 品、服務的功能指標和產(chan) 品的性能指標。功能指標是指描述產(chan) 品、服務功效,如空調具有調節空氣溫度的功能。性能指標是指產(chan) 品、服務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功能的程度,如空調的製冷量、耗電量。以空調為(wei) 例,“製冷類型:冷暖”為(wei) 空調的功能指標,提示此款空調具有製暖和製冷兩(liang) 項功能;“製冷量(W)3500、製冷功率(W)1110、製熱量(W)4500、製熱功率(W)1500,電輔加熱功率(W)1000”為(wei) 產(chan) 品的性能指標,提示此款空調的製冷量和耗電量等。公開標準指標的類別和內(nei) 容由企業(ye) 根據自身特點自主確定,企業(ye) 可以不公開生產(chan) 工藝、配方、流程等可能含有企業(ye) 技術秘密和商業(ye) 秘密的內(nei) 容。企業(ye) 應對公開的產(chan) 品和服務標準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負責。
(三)自我聲明公開的方式。國家建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為(wei) 企業(ye) 開展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提供服務,鼓勵企業(ye) 在國家統一的平台開展自我聲明公開。截至2017年12月20日,已經有超過十三萬(wan) 家企業(ye) 的五十餘(yu) 萬(wan) 項標準在國家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上公開。企業(ye) 已在產(chan) 品包裝或者產(chan) 品和服務的說明書(shu) 上明示其執行的標準的,視為(wei) 已履行自我聲明公開義(yi) 務。企業(ye) 應在其產(chan) 品和服務進入市場公開銷售之前,將產(chan) 品和服務執行的標準信息公開。企業(ye) 已在產(chan) 品包裝或者產(chan) 品和服務的說明書(shu) 上公開其執行的標準的,仍鼓勵企業(ye) 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公開。
(四)自我聲明公開的效力。企業(ye)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和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企業(ye) 自我聲明公開的標準提出的技術要求,不符合企業(ye) 自我聲明公開標準提出的技術要求的,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團體(ti)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
為(wei) 宣傳(chuan) 推廣團體(ti) 標準,促進團體(ti) 標準實施,國家實行團體(ti)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社會(hui) 團體(ti) 應當公開其團體(ti) 標準的名稱、編號等信息。團體(ti) 標準涉及專(zhuan) 利的,還應當公開標準涉及專(zhuan) 利的信息。鼓勵社會(hui) 團體(ti) 公開其團體(ti) 標準的全文或主要技術內(nei) 容。鼓勵社會(hui) 團體(ti) 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自我聲明公開其團體(ti) 標準信息。對團體(ti) 標準的監督依據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二條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