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日發布《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涉及多項關(guan) 於(yu) 新能源汽車的細則。包括完善城市小汽車增量調控政策,鼓勵私人購買(mai) 使用新能源汽車,引導燃油車更新置換為(wei) 新能源汽車,對新能源車、傳(chuan) 統燃油車實行差異化停車收費價(jia) 格機製等。
《方案》中提到,推進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鞏固公交車、出租車和網約車全麵電動化成果,加快推進公務車、輕型物流車等實現電動化替代。以“LNG為(wei) 主、電動為(wei) 輔、試點氫能”為(wei) 原則,提升重型貨車、重載環衛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逐漸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舊交通運輸工具,2024年年底前,全麵實現深圳港港區內(nei) 拖車、生活垃圾轉運車清潔能源化。完善城市小汽車增量調控政策,鼓勵私人購買(mai) 使用新能源汽車,引導燃油車更新置換為(wei) 新能源汽車。深入推進內(nei) 河LNG動力船舶推廣應用,支持沿海及遠洋LNG動力船舶發展,鼓勵港作船、遊船、公務船使用電能或LNG動能,率先在公務船舶領域開展氫燃料電池船舶應用示範。到2025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汽車比例達到60%左右,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30萬(wan) 輛左右,LNG汽車保有量達2萬(wan) 輛以上,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2000輛左右;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汽車比例達到70%左右,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00萬(wan) 輛左右。
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落實到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加快港口、機場、口岸、軌道、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低碳化建設,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優(you) 化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網絡,加快在工業(ye) 園區、公共停車場、公交場站、老舊小區布局充電樁,推廣應用柔性充電等新型智能化充電技術,加強智能電網與(yu) 電動汽車能量、信息雙向互動,建設充儲(chu) 放“一張網”。規劃布局綜合能源補給設施,重點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區充換電、加氣、加氫等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綠色港口和綠色機場建設,提升遠洋船舶靠港期間岸電使用比例,停機位全麵配備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設施。積極推廣地鐵節能新技術、新管理模式。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光伏建設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到2025年,累計建成充電設施60萬(wan) 個(ge) ,其中快速充電樁4.5萬(wan) 個(ge) ,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全覆蓋。布局不少於(yu) 60座綜合能源補給設施,深圳港口碼頭岸電使用率達到10%以上;到2030年,民用運輸機場場內(nei) 車輛裝備等全麵實現電動化。
完善綠色價(jia) 格機製。完善汙水處理收費政策,健全標準動態調整機製。按照產(chan) 生者付費原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製度,加快推進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探索實行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完善居民用水、用電、用氣階梯價(jia) 格製度,對認定的高耗能企業(ye) 實行差別化電價(jia) 。研究分布式能源、需求側(ce) 響應、儲(chu) 能發展配套價(jia) 格政策,探索實施綠色電價(jia) 、峰穀電價(jia) 、氣電聯動價(jia) 格等導向型政策,充分發揮能源市場價(jia) 格杠杆調節作用。對新能源車、傳(chuan) 統燃油車實行差異化停車收費價(jia) 格機製。
發揮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作用。全麵開展黨(dang) 政機關(guan) 辦公場所節能降碳示範創建工作,實施高效節能改造,實現黨(dang) 政機關(guan) 光伏發電應裝盡裝,新購置公務車輛新能源化全覆蓋。開展近零碳校園、醫院、文體(ti) 場館、交通樞紐試點,全麵推廣可再生能源利用,實施綜合節能降耗改造,促進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建立智慧化能源管理係統,打造一批低碳引領型公共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