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日前開幕。在曆年兩(liang) 會(hui) 上,汽車是當之無愧的熱詞之一。不過今年代表、委員們(men) 談論的重點,可能已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的強弱問題, 而是關(guan) 乎到整個(ge) 中國社會(hui) 和諧發展的深度反思。 當然,不能期望所有問題都能在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都得到解決(jue) 。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人們(men) 對汽車認識的逐漸深入,汽車社會(hui) 的種種不和諧因素必然會(hui) 逐步得到改善,為(wei) 中 國汽車行業(ye) 的發展掃清障礙。
熱點一 微增長
從(cong) 2011年起,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已與(yu) 昔日的高增長漸行漸遠,進入 “微增長”時代。為(wei) 此行業(ye) 內(nei) 深表憂慮,紛紛討論出路何在、呼籲鼓勵政策出台。其實,從(cong) 市場本身的運行規律看,增速回落是基數達到一定規模後的必然,屬於(yu) 理 性發展期,完全可以坦然處置。汽車產(chan) 業(ye) 不需要過多的鼓勵政策,隻要不出現不利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5%~10%的增速是合理的,總之2013年中國經濟將進 入更加注重增長質量而非速度的時代,車市會(hui) 逐漸瘦身以尋求新的平衡點。
熱點二 產(chan) 業(ye) 重組
日前工信部等12個(ge) 部委聯 合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重點行業(ye) 企業(ye) 兼並重組的指導意見》,汽車業(ye) 重組被列為(wei) 九大行業(ye) 之首。種種跡象表明,今年國內(nei) 汽車業(ye) 新一輪重組風潮啟動在即。由於(yu) 曆史 原因,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各自為(wei) 政、各自為(wei) 戰,“散、亂(luan) 、差”局麵長期得不到治理。兼並重組成為(wei) 了汽車業(ye) 的一項長期任務,但喊了這麽(me) 多年,卻很難真正有效推進。 兼並重組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和智慧的事情,需要各個(ge) 利益群體(ti) 的共識乃至妥協。
熱點三 自主品牌
2012年自主品牌 雖仍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41.9%),但並不能真正反映出國內(nei) 外車企在實力上的差距。一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在本國的銷量,自主品牌汽車麵 臨(lin) 更加激烈競爭(zheng) 的局麵,到了一個(ge) 新的曆史關(guan) 頭。粗放式發展方式的弊端已經漸顯,轉變經營模式成為(wei) 自主品牌車企無可回避的必答題。自主品牌如何由數量取勝、 價(jia) 格取勝轉變為(wei) 靠質量取勝,最終實現品牌取勝,預計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車企代表們(men) 將會(hui) 就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繼續共商大計,以推動行業(ye) 進步。
熱點四 新能源汽車
前不久國家又正式發布了《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汽車發展擺在了重要的戰略地位,但其發展仍然不盡如人意,遠低於(yu) “2012年占到汽 車市場份額10%”的目標。新能源汽車在現階段存在諸多問題,製約著產(chan) 業(ye) 發展。如何在政策上切實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實現生產(chan) 規模化,政府和企業(ye) 的角色十 分關(guan) 鍵。也正因如此,今年兩(liang) 會(hui) 如何發展新能源汽車仍將成為(wei) 重要議題之一。
熱點五 研發投入
目前,國內(nei) 汽車研發經費 無論是總量還是其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都很低,僅(jin) 相當於(yu) 世界各主要汽車企業(ye) 的1/3。研發經費投入嚴(yan) 重不足是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低、缺乏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主要原 因之一。如何將“中國汽車製造”轉變為(wei) “中國汽車創造”,意味著必須要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需要一方麵堅持在研發上舍得投入,一方麵統籌處理好長遠與(yu) 當前 關(guan) 係,堅持“科研先行,適度超前”的原則。破解這一難題,需要政府、企業(ye) 、民眾(zhong) 的群策群力。
熱點六 公車改革
公車 改革如何深入進行是每年兩(liang) 會(hui) 都關(guan) 注的老話題。調查表明, 目前公車配置嚴(yan) 重超編超標,公車使用中辦公事占1/3、官員及親(qin) 屬私用占1/3、司機私用占1/3;使用效率卻僅(jin) 為(wei) 社會(hui) 運營車輛的1/6至1/5。這一係 列數據充分證明“車輪上的鋪張”有多嚴(yan) 重。公車改革更深層次的含義(yi) 是在人民心中樹立一個(ge) 廉潔政府的形象和加強政府的凝聚力,其政治效益遠大於(yu) 經濟利益。去 年人大提出要加快公車改革步伐,今年兩(liang) 會(hui) 應該有一個(ge) 回應,同時也給民眾(zhong) 一個(ge) 交代。
熱點七 限購治堵
去年廣州成為(wei) 繼 北京、上海、貴陽之後第四個(ge) 推出汽車限購令的城市,迅速引起了國內(nei) 車市的劇烈震動,示範效應不斷發酵。對此,輿論普遍認為(wei) 不值得鼓勵,並持有謹慎態度,認 為(wei) 不能隻靠行政等手段來控製消費者交通出行,應該通過係統的綜合治理來解決(jue) 城市交通問題。這是關(guan) 係到社會(hui) 和諧的大問題,相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men) 今年能有 好的解決(jue) 辦法。
熱點八 治霾減排
今年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大範圍的霧霾天氣,作為(wei) 大氣汙染物及PM2.5的一 大製造者,機動車尾氣排放被指是構成霧霾的重要來源之一。如何降低排放汙染,還城市明朗的天空,汽車工業(ye) 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從(cong) 中長期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非常 重要,但新能源汽車關(guan) 鍵技術的突破,畢竟還有個(ge) 過程。而眼下,在傳(chuan) 統內(nei) 燃機上提節能減排更具有現實意義(yi) 。在政府重拳出擊下,將迎來中國汽車企業(ye) 在內(nei) 燃機上 的一場技術革命。如果跟不上技術升級,就會(hui) 被淘汰掉,這將成為(wei) 不容回避的嚴(yan) 肅課題。
熱點九 汽車出口
去年中國汽車 出口“井噴”創曆史新高,出口企業(ye) 所麵臨(lin) 的環境依然不容樂(le) 觀。盡管2012年出口總量達到了105萬(wan) 輛,不過增速卻從(cong) 2011年的49.45%回落至 29.7%。人民幣升值導致的成本上漲、貿易和技術壁壘重重以及來自歐美和日韓競爭(zheng) 對手的打壓,都讓中國車企倍感壓力。2013年擴大和提高汽車出口市 場,是一個(ge) 迫切要解決(jue) 的問題。
熱點十 消費維權
201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家用轎車投訴7755件,在行業(ye) 高速發 展的環境下,汽車質量問題在較長時間內(nei) 仍會(hui) 是行業(ye) 需共同努力的重點。去年汽車三包規定終於(yu) 塵埃落定,將從(cong) 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必須看到,僅(jin) 僅(jin) 出台 “三包”規定是遠遠不夠的,國家質檢總局理當盡快製頒有關(guan) “三包”責任歸屬的鑒定標準與(yu) 相關(guan) 程序,出台相關(guan) 細則,讓汽車“三包”真正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