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經銷商30%利潤來自二手車
發布日期:2013-01-28 16:01
    ● 美國每年二手車的銷量數倍於新車銷量,其二手車市場以汽車經銷商為主、二手車連鎖店為輔,分別占比60%、25%。

 

   ● 美國汽車經銷商30%的利潤來自於(yu) 二手車,近年來,認證二手車銷量上升趨勢明顯。經銷商聯合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和延保服務提供商等,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比較理想的消費環境。

    ● 經銷商、廠家等積極參與(yu) 相關(guan) 製度的建立和完善,對推動美國二手車市場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也在二手車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

  美國二手車與(yu) 新車銷量比例為(wei) 4:1

  在憧憬二手車市場前景時,人們(men) 往往會(hui) 以美國二手車市場為(wei) 例來進行比較。雖然中國已連續數年蟬聯全球汽車產(chan) 銷第一名,但是相比曾經的冠軍(jun) 美國,中國二手車市場的發展規模和成熟度相差甚遠。

  過去十多年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二手車的銷量數倍於(yu) 新車銷量,以2009年、2010年兩(liang) 年為(wei) 例:2009年,美國二手車交易量為(wei) 3550萬(wan) 輛,同年新車交易量為(wei) 1040萬(wan) 輛;2010年二手車交易量達到4200萬(wan) 輛,新車則為(wei) 1100萬(wan) 輛;而中國目前二手車銷量僅(jin) 約為(wei) 新車的0.2倍。

  二手車在美國並非一開始就受到歡迎。在上個(ge) 世紀60年代,美國的二手車市場和今天的中國二手車市場類似,投機倒把的二手車販子往往通過掩蓋車輛事故曆史、重新設置裏程表等手法謀取更多利潤,導致市場雜亂(luan) 、消費者信心不足。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新車市場競爭(zheng) 不斷充分,新車銷量增長趨緩,利潤不斷被壓縮,政府和汽車經銷商開始重視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通過製定各種規章製度,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二手車評估、認證、置換、拍賣、收購和銷售體(ti) 製。

  目前,美國二手車市場形成以汽車經銷商為(wei) 主、二手車連鎖店為(wei) 輔的格局,幾乎所有的汽車經銷商都同時提供新車和二手車業(ye) 務,從(cong) 市場份額來看,汽車經銷商、二手車連鎖店分別占比60%、25%,剩餘(yu) 15%則來自於(yu) 私人交易渠道。

  經銷商的二手車60%自行零售

  目前美國汽車經銷商30%的利潤來自於(yu) 二手車,已超過新車帶來的利潤。美國經銷商的二手車來源主要是置換,達到五成左右,其他則通過拍賣和私人收購途徑獲取。與(yu) 中國批發為(wei) 主的二手車處理方式不同,美國經銷商60%的二手車通過自己的渠道進行零售。一般來說,汽車經銷商銷售的二手車價(jia) 格較高一些,但是因為(wei) 它更的高專(zhuan) 業(ye) 性和誠信度,在市場上更得消費者信任。

  配套服務是美國經銷商取得二手車市場領導地區的重要支撐。經銷商聯合金融機構,對二手車交易提供優(you) 惠的信貸政策和服務,同時保險公司和延保服務提供商在二手車市場的活躍,也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比較理想的消費環境。舉(ju) 一個(ge) 比較有趣的例子,美國有一種類似於(yu) 淘寶交易的二手車服務。不少質押公司和銀行充當支付寶角色,當買(mai) 賣雙方商定好價(jia) 格後,買(mai) 家將購車款打進質押公司或銀行的專(zhuan) 門賬號,質押公司或銀行確認資金入賬後,賣家發貨。買(mai) 家拿到汽車進行檢測,滿意後同意質押公司或銀行向賣家付款。

  近年來,美國認證二手車的銷量上升明顯。認證二手車起源於(yu) 20世紀80年代,剛開始是一些大的經銷商集團開始對自己銷售的二手車進行認證,後來被整車廠家借鑒。目前,幾乎所有汽車品牌生產(chan) 廠家均建立了自己的認證二手車。經過認證的二手車在一定時期內(nei) 享受與(yu) 新車同樣的售後保障,而且受惠於(yu) 政府對消費者的保護政策,在美國某些地方,如果消費者對已經購買(mai) 的二手車不滿意,在確保舊車未遭損害且行車未滿300英裏或購車不足3天的情況下,購車款可全額退還給消費者。

  2011年,美國認證二手車銷售量創曆史新高,達174.2147萬(wan) 輛,較2010年增長6%。這類經過原汽車製造商的經銷商認證、再銷售給消費者的車輛,通常車齡不超過5年(而美國汽車平均使用年齡為(wei) 11年),其價(jia) 格也比未認證的二手車高出1000-1500美元。這類車輛主要來源於(yu) 汽車租賃行業(ye) ,所以汽車租賃行業(ye) 更新換代對認證二手車市場有直接影響。

  完善法律、製度規範市場

  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hui) 的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最擔心在購買(mai) 二手車時受到價(jia) 格欺騙,其次是質量問題。對此,經銷商、廠家等積極參與(yu) 相關(guan) 製度的建立和完善,對推動美國二手車市場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規渠道的二手車售價(jia) 主要以公認的二手車價(jia) 格和技術狀態鑒定兩(liang) 部分決(jue) 定。行業(ye) 協會(hui) 、權威機構會(hui) 定期發布各類二手車的售價(jia) 範圍作為(wei) 買(mai) 賣雙方的重要參考標準,由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hui) (NADA)發行的“二手車價(jia) 格指南”是較為(wei) 權威的一種,提供車輛置換價(jia) 格和零售價(jia) 格兩(liang) 大信息,置換價(jia) 格即是經銷商回收的價(jia) 格,一般零售參考價(jia) 比置換價(jia) 格高出20%左右;技術狀態鑒定,除了車型原售價(jia) 、使用時間、裏程數等參考指標,還需綜合考慮後續的使用壽命和維修成本等,所以近年比較經濟省油的日係二手車往往比同級別美係二手車價(jia) 格更高。

  隨著二手車市場的深入發展,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應運而生。它們(men) 利用車輛識別代碼的唯一性特征,向汽車各個(ge) 環節相關(guan) 的機構收集車輛的所有權及變更、裏程數、尾氣排放檢驗結果、使用、維修、抵押、事故等信息,建立起完整的車輛“檔案”。消費者支付少許費用即可獲得此類報告,用以作為(wei) 購車時的參考。這種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二手車經銷商們(men) 自覺規範交易。

  總體(ti) 來看,美國二手車汽車市場擁有比較強大的市場自我規範能力。但政府並未因此而偷懶,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hui) 頒布的《二手車法規》(Used Car Rule)是該國針對二手車流通管理的最重要的法律。該法規定,凡是一年內(nei) 銷量超過5輛以上的經銷商必須申領二手車銷售執照。該法還向二手車經銷商提供統一格式的《買(mai) 賣指南》,涉及車輛的基本信息、質量狀況、維修曆史、廠家或經銷商的質保承諾等重要信息。經銷商在出售二手車時,必須完整填寫(xie) 《買(mai) 賣指南》,並將其作為(wei) 合同的一部分。該法從(cong) 法律上確保經銷商提供的二手車信息的準確性,解決(jue) 了買(mai) 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將消費者關(guan) 心的保修承諾合同化,保證了消費者的權益。

  另外,各個(ge) 州自行製定的二手車消保法規對二手車交易建立了更加細致的標準和要求,進一步規範二手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