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是中小企業(ye) 的“領頭羊”,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它們(men) 專(zhuan) 注於(yu) 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配套能力突出、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建圈、補鏈、強鏈”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不斷強化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引導中小企業(ye) 聚焦主業(ye) 提升創新能力,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
• 2012 年 4 月 26 日,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ye) 健康發展的意見》,首次提出 “鼓勵小型微型企業(ye) 發展現代服務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和與(yu) 大企業(ye) 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加快從(cong) 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隨後,專(zhuan) 精特新概念逐漸在高層取得共識,政策層麵的支持也趨於(yu) 完善。
• 2021 年 7 月 30 日,在政治局會(hui) 議上首次將發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上升至國家層麵,並將其與(yu) 補鏈強鏈、解決(jue) “卡脖子” 難題等戰略相結合。
隨著中央政策關(guan) 注程度的加深,為(wei) 促進當地中小企業(ye) 轉型升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在印發《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附件中,明確了“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認定標準”和“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標準”,使得我國多個(ge) 省份相繼出台扶持政策,在認定獎勵、服務補貼、研發補貼、機構補貼、科技金融、綜合服務等方麵提供支持。
01
考慮到各地企業(ye) 發展水平差異,在堅持全國統一標準的基礎上,留有15分“特色指標”由各省結合本地特色進行設置,既確保企業(ye) 水平總體(ti) 上大致相當,又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其中,團體(ti) 標準列入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認定標準加分項。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認定標準
02
團體(ti) 標準 列入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認定標準加分項
2、企業(ye) 近2年平均營業(ye) 收入或淨利潤增速不低於(yu) 5%。
3、截至上年末,企業(ye) 從(cong) 事特定細分行業(ye) 、細分領域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主導產(chan) 品不超過3個(ge) ,其主營業(ye) 務收入占營業(ye) 收入的70%以上;主導產(chan) 品的細分市場占有率位於(yu) 全省前列。
4、主導或參與(yu) 製定相關(guan) 業(ye) 務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浙江製造”標準或團體(ti) 標準等至少1項以上。
5、近2年企業(ye) 研發投入占營業(ye) 收入比重均不低於(yu) 3%。企業(ye) 具有與(yu) 主導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含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zhuan) 有權)1項或實用新型專(zhuan) 利、外觀設計專(zhuan) 利、軟件著作權3項及以上;自建或與(yu)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
03、深圳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認定條件
04、常州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認定條件
(一)從(cong) 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 年以上。
(二)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於(yu) 100萬(wan) 元,且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不低於(yu) 3%。
(三)上年度營業(ye) 收入總額在1000萬(wan) 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ye) 收入總額在1000萬(wan) 元以下,但近2年內(nei) 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達到2000萬(wan) 元以上。
(四)評價(jia) 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並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並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
2.近兩(liang) 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wan) 元以上。
3.近兩(liang) 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6000萬(wan) 元以上。
4.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ye) 創新創業(ye) 大賽全國500強企業(ye) 組名單。
二、評價(jia) 指標
(一)專(zhuan) 業(ye) 化指標(滿分25分)
1.上年度主營業(ye) 務收入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滿分5 分)
A. 80%以上(5分)
B. 70%-80%(3分)
C. 60%-70%( 1分)
D. 60%以下(0分)
2.近 2 年主營業(ye) 務收入平均增長率(滿分 10 分)
A. 10%以上( 10 分)
B. 8%- 10%(8 分)
C. 6%-8%(6 分)
D. 4%-6%(4 分)
E. 0%-4%(2分)
F. 0%以下(0分)
3.從(cong) 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滿分5分)
每滿2年得1分,最高不超過5分。
4.主導產(chan) 品所屬領域情況(滿分5分)
A.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關(guan) 鍵環節及關(guan) 鍵領域 “補短板”“鍛 長板”“填空白”取得實際成效(5分)
B.屬於(yu) 工業(ye) “六基”領域、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ye) 主導 產(chan) 品服務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鏈重點龍頭企業(ye) (3分)
C.不屬於(yu) 以上情況(0分)
(二)精細化指標(滿分25分)
5.數字化水平(滿分5分)
A.三級以上(5 分)
B.二級(3分)
C.一級(0分)
6.質量管理水平(每滿足一項加3分,最高不超過5分)
A.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
B.建立質量管理體(ti) 係,獲得 ISO9001 等質量管理體(ti) 係 認證證書(shu)
C.擁有自主品牌
D.參與(yu) 製修訂標準
7.上年度淨利潤率(滿分10分)
A.10%以上(10分)
B.8%- 10%(8分)
C.6%-8%(6分)
D.4%-6%(4分)
E.2%-4%(2分)
F.2%以下(0分)
8.上年度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滿分5分)
A.50%以下(5分)
B.50%-60%(3分)
C.60%-70%(1分)
D.70%以上(0 分)
(三)特色化指標(滿分15分)
9.地方特色指標。由省級中小企業(ye) 主管部門結合本地產(chan) 業(ye) 狀況和中小企業(ye) 發展實際自主設定1-3個(ge) 指標進行評價(jia) (滿分15分)
( 四)創新能力指標(滿分35分)
10. 與(yu) 企業(ye) 主導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有效知識產(chan) 權數量( 滿分10分)
A.Ⅰ類高價(jia) 值知識產(chan) 權1項以上( 10分)
B.自主研發Ⅰ類知識產(chan) 權1項以上(8分)
C.Ⅰ類知識產(chan) 權1項以上(6分)
D.Ⅱ類知識產(chan) 權1項以上(2分)
E.無(0分)
11.上年度研發費用投入(滿分10分)
A.研發費用總額500 萬(wan) 元以上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在 10%以上(10分)
B.研發費用總額400-500萬(wan) 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在 8%- 10%(8分)
C.研發費用總額300-400萬(wan) 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在 6%-8%(6分)
D.研發費用總額200-300萬(wan) 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在 4%-6%(4分)
E.研發費用總額100-200萬(wan) 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在 3%-4%(2 分)
F.不屬於(yu) 以上情況(0分)
12.上年度研發人員占比(滿分5分)
A.20%以上(5分)
B.10%-20%(3分)
C.5%- 10%(1分)
D.5%以下(0分)
13.建立研發機構級別(滿分10分)
A.國家級(10分)
B.省級(8分)
C.市級(4分)
D.市級以下(2分)
E.未建立研發機構(0分)
04
一、專(zhuan) 業(ye) 化指標
三、特色化指標
四、創新能力指標
(一)一般性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項:
1.上年度營業(ye) 收入總額在1億(yi) 元以上的企業(ye) ,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於(yu) 3%;上年度營業(ye) 收入總額在5000萬(wan) 元—1億(yi) 元的企業(ye) ,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於(yu) 6%;上年度營業(ye) 收入總額在5000萬(wan) 元以下的企業(ye) ,同時滿足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8000萬(wan) 元以上,且研發費用總額3000萬(wan) 元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ye) 職工總數比重50%以上。
2. 自建或與(yu)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 立技術研究院、企業(ye) 技術中心、企業(ye) 工程中心、院士專(zhuan) 家工 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
3.擁有2項以上與(yu) 主導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Ⅰ類知識產(chan) 權,且實際 應用並已產(chan) 生經濟效益。
(二)創新直通條件。滿足以下一項即可:
1.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並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
2.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ye) 創新創業(ye) 大賽全國50強企業(ye) 組名單。
五、產(chan) 業(ye) 鏈配套指標化
六、主導產(chan) 品所屬領域指標
轉載來源:標準百科微信公眾(zhong) 號